随着政府单独摇号、不限行等政策的强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成为了消费者关心的核心痛点。 于是,不少媒体人和电动汽车极客打起了充电的主意。现如今,各类的充电桩APP在应用下载平台层出不穷,但累计下载数最多不过几千而已! 是用户体验不好?还是用户根本不需要?在电车汇看来,在这种新能源汽车“群雄逐鹿”的格局面前,唯有一点最关键——数据。 现如今,无论是家用的220V充电插头,还是对外开放的公共充电桩,各种充电方式层出不穷,有的企业甚至推出了诸如无线充电的新技术,对于消费者而言,估计还没来得及体验,就已经被忽悠的晕头转向了。那么,就让我们来共同解密那些形形色色的充电模式。 无论什么充电模式,无过于直流&交流 现如今,各种各样的充电模式数不胜数,其实无过于两大类,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从这个角度看,特斯拉也不例外。 直流快充多数以电网或政府投建公共充电设施为主,而交流慢充嘛,尽管一些企业宣称自己是交流快充,其实,不过是接了个家用电源,套了个稍大功率的非车载充电机而已。因为无论外接电源是交流或直流,最终输入车辆电池组的,必须是干干净净的直流电。 至于一些电动汽车用户,通过家用三项插座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做法,同样是通过家用交流220V/16A的电源,在车载充电机的作用下,给电动汽车充电。对于住别墅、住一层或有固定车位的电动汽车用户而言,在没有充电桩的情况下,电车汇倒是建议使用家用插座,虽然充电比较慢,但是绝对安全;虽然没有充电桩,但是也省的维保了。 目前,大型充电站(充电桩),也就是大型充电机,提高充电电机功率,通过恒定直流电来充电,充电时间短,这种充电方式对电池寿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普通蓄电池不能进行快速充电,因为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电量会导致蓄电池过热。这就像是我们手机分1A和2A充电器,电流越大,充电越快。 充电速度取决于电流和充电效率 无论哪种充电方式,电流充电机的效率,决定了车辆的充电速度。电流简单易懂,至于充电机效率,不过是一台充电机工作时的能量损耗情况罢了。 KWH度=电压(V)*容量(AH安时) 如果是直流,就是在上述公式的算法下,电流恒定,电压从0V,慢慢升高到额定水平。恒定电流越大,充电时间越短。 如果是交流,同样是在上述公式的算法下,电压恒定,电流修正至额定水平。 充电桩-一个加了外壳的非车载充电机 车载充电机是纯电动轿车的一种最基本的充电设备。电机作为标准配置固定在车上或放在后备箱里。由于只需将车载充电器的插头插到停车场或家中的电源插座上即可进行充电,因此充电过程中电压恒定,通过电机把交流电流转化为直流电流,充电时间较长,一般由客户自己独立完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载充电。 顾名思义,至于充电桩,不过是个加了外壳的非车载充电机而已。目前,国内主流量产的纯电动轿车,都标配了车载充电机,因此,拉一根220V的家用电源线,往三项插头一插,也能给车辆充电,主要还是得益于车载充电机的表现。 关于无线充电,不过是电磁转换罢了 无线充电,通常是在汽车底部安装一个机械线圈,通过对地面设备的电磁感应,即是把电流转化为电磁再转化为电流为汽车充电,此方法省去了充电站建设的土地费用和人工费用。 由于目前我国在无线充电行业没有制定相关规定,所以无线充电的电磁辐射没有相关依据可执行,另外,所有输电线路都存在一定的电阻,长距离传输电力必然会伴随巨大的能量损耗,由于纯电动汽车对电能的要求较高,随着传输距离的加大,磁能的消耗也会随之变大,终端设备所获得电能相应也会减少,在磁体转化过程中如果遇到干扰或者金属物质,充电也将受到直接影响。 国家政策引导 5月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用要求》等14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5年5月18日。 这标志着我国在无线充电方面将有规可依,但是这个标准真的能解决无线充电的瓶颈问题吗?小编仍持谨慎态。 |